> 首页 > 欧华新闻

“宁侨同心•启航未来” 华文教育校长谈(二)丨 南京市金陵中学校长孙夕礼

 

 

       本网讯: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南京特色文化,推进语言教学与文化传承融合发展,促进中外文化文明交流互鉴和民心相通,南京市侨办、南京市海联会邀请市内知名中小学和海外华文学校的校长,开展“‘宁侨同心•启航未来’华文教育校长谈”专题活动,以校长第一人称的视角讲述学校的教育理念、办学特色、培养目标等相关内容,相互借鉴、共同提高,推动华文教育高质量发展。

 
 

      当前,追求卓越的学业和人生是学生、家长、学校的共同愿望,大家越来越迫切地探寻抵达的最佳途径。可是每一个成功者的轨迹都有其独特性,因为人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其发展轨迹必然也体现出鲜明的差异。那么,基于教育的理想与现实,一所高中应该如何为每一个孩子提供可选择、适合的教育呢?如何让高中学校扁平化的育人方式立起来?如何为学生提供学校课程、资源平台方面最大的支持,让充满个性特长的孩子长出来?

面对记者的采访,南京市金陵中学校长孙夕礼娓娓道来:

 

校|长|简|介
孙夕礼

       江苏省高中化学特级教师、二级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指导专业委员会化学指导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义务教育、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审定专家、南京大学教育博士生行业导师。自2014年担任金陵中学校长以来,积极倡导建设“开放办学、科学管理、内涵发展、张弛有度、自由成长”的新时代金陵中学教育生态。

 

冲破围墙
 
为发现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供课程、资源支持

       我们认为“创造性是人所普遍具有的潜能,在所有健康儿童中肯定都会发现它的存在”。因此,人人具有创造的潜能而人人又生而不同,教育的本质就是呵护人类的天性和自由。

创新拔尖人才并不仅仅是学科考试“尖子生”,而是在兴趣、学力、特长等方面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秉赋优异的学生。我希望拔尖创新人才的特质是:身心全、基础厚,会整合,爱探究,重实践。经过多年实践探索,金陵中学形成了以“少年精神、自由成长”为核心价值的创新拔尖人才培养理念和相对应的培养课程模型。因此,我们的课程体系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基于课程起点,调研学生的基础、兴趣、特长、需求;二是基于课程生长点,梳理创新拔尖人才培养课程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师资、管理、评价、场所、资源等;三是基于课程的内在逻辑,厘清课程目标与分类,任务与实施,分科与综合。

       我提出,课程体系要领域整合。从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与劳动等八大领域对高中课程进行了整合。八大领域又分为共通基础型、自主拓展型和拔尖创新型课程,它们都在为学生达成共性的基准目标、获得个性化的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不同广度和深度的课程资源。

       我主张要面向全体。中学教育提供的是人才成长的阶段性平台,并不完全像高校那样,提供可以实际工作的“成品”人才。课程建设应该着眼于为学生一生发展奠基,而不能只满足学校与学生近期的或功利的需求。要恰当处理好基础奠定和特长发展之间的关系,奠定基础是立足点,发展特长是增长点。如校本课程“机器人工作室”,从过去注重发展特长和竞赛成绩的选修课,发展到高一年级每周一节课,全体学生都参与学习的必修课,还出版了校本教材《机器人工程设计》,便是两者兼顾的明证。

       我们的课堂还一直向大学、科研院所、银行、医院、机关等开放,通过讲座、社团、选修课、研学旅行、百行职业体验等形式,回归每个活生生的本真,着力个性成长。2014年起,学校积极利用周边社区资源,开设众多着眼未来生活的环社区校本选修课。

 

“双高”贯通
 
“准博士”和“未来工程师”崭露头角

      我校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特色在贯通。多年来,我们一直坚持与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2010年和2011年先后和南京大学、东南大学联合成立“准博士”和“未来卓越工程师培养” 项目。在大学导师指导下感受科学研究氛围,了解课题研究的一般方法,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并在两年的时间内完成相关研究论文的开题和答辩。至今已结项四期、近300名同学完成研究项目课程。

       2019年,南京大学金陵中学挂牌,全面启动“1+1+8”合作模式,实现学院与学科对接,课程基地和重点实验室共建共享。近五年来,南京大学选派了众多教授博导参与金陵中学的课程建设,对金陵中学教师开展了人文研学、科技研学、体艺研学、国际研学四轮培训活动;南大从五大学科中遴选出来一大批学生教授参与到金陵中学学科竞赛课程建设,帮助组织学生集训,伴读答疑,提高了中学生的学科素养。除五大学科外,我校STEAM中心与南大电子信息专业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合作,将金陵中学作为其创新实践教学基地,STEAM中心的三维设计、机器人、3D打印、传感器技术课程、国际青年物理学家竞赛、物联网手工制作等课程如虎添翼。

     我作为课题负责人,成功申报全国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新发展理念下“大学-高中”贯通培养拔尖创新后备人才的路径与机制研究》,希望通过深入的研究,形成贯通培养的课程文化、教育生态、合作机制和评估体系,为全国中学创新拔尖人才的培养贡献金陵中学经验。

 

 

品质示范

建设教育生态  传承“少年精神”

       作为江苏省首批高品质示范高中,金陵中学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以立德树人为教育之本,遵循教育教学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传承“少年精神”,着力学生自由成长;创新育人方式,优化教育生态。

2014年担任校长以来,我对学校130多年的办学历史、特色以及育人方式改革等做了系统的梳理、研究,认识到“少年精神”是学校传承130多年的教育文化理念的底蕴与精髓,是金陵中学独有的文化气象与精神气质。新时代,我理解的“少年精神”内涵为:少年梦想、青春文化、时代使命。

      在传承金中办学传统基础上,并基于《金陵中学以“少年精神,自由成长”为核心价值的育人模式构建的实践研究》省级研究课题,我提出建设“开放办学、科学管理、内涵发展、张弛有度、自由成长”的新时代金陵中学教育生态。

     “开放办学”是指学校面向国际、社会、高校、技术和未来,不断涵养包容接纳的精神品质与心态;“科学管理”是基于制度文化、智联数据的效益提升,更是基于人文关怀的氛围营造;“内涵发展”是把学校课程、课堂、师资、管理、特色、评价既作为内容,也作为路径的不断探索和实践;“张弛有度”是既尊重规律又关注个性,既强调他律又重视自律的管理状态;“自由成长”则是在民主宽松、和谐向上的环境氛围中,金中师生的成长坚持自然与应然的辩证统一,不断追求并实现生命价值的发展状态。

      我们始终把学生作为有血有肉、有正当兴趣爱好、活生生的生命体来看待,始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天性和个性有没有得到尊重。通过丰富多元、高品质课程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烙下“会健体、懂审美、立大志、知感恩”四重金中文化烙印。

       重视体育是百年金中的优良传统。作为南京市首批实施体育选项教学的学校,根据学生的兴趣,开设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健美操六个项目,从高一年级开始选项教学,在高二期间提出考核申请,对掌握程度好的学生可在此选项,争取让学生在高中三年里熟练掌握一至二项运动技能,成为“终生运动者”。2017年,我被选为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副主席。

      为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学校研发针对优秀学生的领导力培养课程和党性教育课程。我提出要开展四大行动:“在亲历中坚定信仰行动,在体验中成长规划行动,在服务中感恩自律行动,在对话中洗礼明志行动”。

       我们认为在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要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升学与生涯、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为此,学校积极开展生涯规划教育,引导学生立足国家战略发展需求,醒悟自身的担当,明悟自己的未来,自觉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纵观136年建校史,“少年精神”是金中人对远大理想与信念的坚守,对社会责任与民族复兴大任的担当;是解放思想、敢于创造的砥砺奋斗。这种少年精神正激励着一代代金中人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努力谱写新时代金陵中学的《少年中国说》。

     南京海联会
       学校简介:南京市金陵中学创建于1888年,现为首批国家级示范高中、江苏省首批高品质示范高中、全国科技创新教育十佳学校、世界顶尖科学家联盟基地学校、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学校现有新街口、江心洲两个校区,共有普高48个班级以及国际高中2个项目、12个班级,学生近2800人。建校至今,学校培养了6万多名毕业生,其中有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1人、中外院士31人、五大学科国际奥赛奖牌获得者6人、省和市高考状元11人。多年来,学校恪守“诚、真、勤、仁”校训,形成了“人文主义与科学精神相结合,严谨治学与开拓创新相结合,推崇教师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全面发展与个性成长相结合”的办学特色。

     新闻来源:南京市侨办

郑重声明:本则消息未经严格核实,也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最新热点

合作伙伴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未经严格核实,也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