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中华黄河故事|百年爱国心,向海图强
100多年前,华侨陈嘉庚将厦门大学的碑石嵌入墙基之时,埋下了一个精致的石雕盒子,里面是一份筹办大学的演讲词。
1921年,陈嘉庚梦想里那座“要让外国的轮船从海上一眼就看到一所壮观的学府”——厦门大学在东海旁成立。
1940年,陈嘉庚和毛泽东在延安相见,陈嘉庚离开时说了一句“中国的希望在延安”。

11月25日,党的二十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孙世刚讲述《那一艘向海图强的远洋船》。陈永整/摄
那份希望历经100多年的风雨依然闪光,爱国情、报国志在一代代青年身上化为强国行动。11月25日,“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大思政课网络主题宣传和互动引导活动在厦门大学的百年建南大礼堂举行。
这场活动由中央网信办联合教育部、人民日报社、共青团中央、福建省委网信委、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宣传办公室主办,厦门市委网信委、厦门大学、人民网、中国青年报社承办。
厦门大学50级校友陈景润的儿子陈由伟,讲述了20世纪70年代末陈景润在美国讲学期间,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当地大学开出的高薪聘用的故事。那段时间,陈景润一边讲学,一边把论文寄回国内发表,省吃俭用攒的7500美元也全部捐给了国家。
  
11月25日,数学家陈景润之子陈由伟讲述《那一道惊艳世界的数学题》。焦艳/摄
因为当时台湾在国际数学联合会中有一席之位,为了捍卫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陈景润两次拒绝在数学大会上作45分钟主题发言的邀请。他在给国际数学联合会的回信中写道,“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个省”。
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副校长孙世刚在1986年获得法国巴黎居里大学国家博士学位,在法国科学院界面电化学研究所做了一年博士后研究之后,毅然选择回到培养他的祖国和厦门大学。
他带着当年留学临行前祖国为他量身定制的西装和大衣回国了,这套衣物孙世刚至今保留着。这是当年他们在上海培训法语时,并不富裕的国家出资带他们去最好的商店,找师傅为他们定做的。他知道,作为公派留学生,自己在国外的形象,就是中国的形象。
到巴黎的第一天,面对奶酪、不全熟的牛排,好多学生吃一口就吐了。5年时间过去,很多人适应了法国的生活,有了稳定的工作。但孙世刚依然在学成之后,作出了和大多数同期留学生不同的选择——回国。
国内迎接他的是几乎空白的研究领域。
刚回国的时候,科研进度很慢,就连一些原材料都是靠孙世刚自己出差途中东拼西凑而成,他清楚地知道在中关村的电子一条街上,哪儿可以买线路板或三极管,然后带着这些回来自己动手组装。回国第三年,他的第一篇文章才在国际期刊上发表,第二篇文章发表又隔了两年。
20世纪90年代,他关注到一些很细小的纳米粒子催化剂,开始了对其的认识和研究,期待着运用到实际量产的催化剂当中。在那个年代,他尝试了一些处理方法,并没有成功。
直到2007年,通过积累一些经验之后的反复挑战,孙世刚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了关于二十四面体Pt纳米晶催化剂研究成果。这个成果被美国C&CN评为2007年度世界24项最重要的研究成果之一,被英国皇家化学会《化学世界》评为2007年度40项最重要进展之一。
2003年,厦门大学在与主校区思明校区隔海相望的漳州市建立校区。从此,孙世刚就过上了乘船跨海给学生上《物理化学》的生活,往返于两个校区长达9年。
这门课在孙世刚看来并不简单,必须亲力亲为。尽管他从1996年就开始为本科生上这堂课,对其中的知识内容早已烂熟于心,然而面对获取知识渠道越来越多的年轻学子,如何和学生们交流,依然是孙世刚在二三十分钟的航海过程中,时常思考的问题。

11月25日,党的二十大代表、中共一大纪念馆宣传教育部主任杨宇讲述《从讲述党代会到参加党代会》。宋继祥/摄
遇上船只无法行驶的天气,厦门大学的老师们只能乘坐汽车绕道前往。那时,还没有高速公路,都是一些弯曲的小路,老师和学生们都不知道这堂课什么时候开始,老师往教室赶,学生们就在教室里等着。
孙世刚常常因为工作太忙,只能带着行李箱去给学生上课,一下课就赶飞机出差。他一直坚持给漳州校区的本科生上课,直到本科生搬去了车程缩短为半小时的翔安校区。
9年的乘船跨海旅途中,孙世刚看着原来校门口种水稻的农田,变成了高楼。两岸的风景越来越美,建筑的风格更加多元。
他回望自己长途跋涉过的道路,曾经的不懈奋斗让自己攀上了更高的山峰。他希望现在的青年学子做到脚踏实地,打好基础,才能承担起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强国的重任。
  
11月25日,党的二十大代表、苏州市台联副会长邱峰讲述《为了遥远的故乡》。陈永整/摄
路途遥远阻断不了情谊。党的二十大代表、苏州市台联副会长邱峰,在11月25日的活动上谈到,自己的愿望是全家人早上提上阳澄湖大闸蟹、洞庭山碧螺春,从苏州坐着复兴号高铁出发,下午到台湾屏东故乡走亲访友。
活动现场的师生们听到邱峰的愿望之后,纷纷鼓掌。这种自发形成的掌声,他在党的二十大会场里也听到过。
当习近平总书记说出“祖国完全统一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整个会场的掌声久久不息。
邱峰是第三代台胞。他的手机里有一个名为“兄妹”的微信群,其中有4位在大陆,3位在台湾。海峡没有隔断他们之间的联系,他们在群里分享着彼此的生活、孙子辈的照片。
前几年,邱峰和家人邀请了台湾的亲友到苏州游玩,随着海峡之间交通越发便利,他们等待彼此的时间越来越短。
这些年,邱峰和同事立志于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消除了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涂乱画、乱种乱养等问题,打造一个干净整洁有序、宜居宜业的乡村环境。为此,他们跑遍了苏州市79个涉农乡镇、1028个行政村、近万个自然村庄。
以前,邱峰会选择带台湾的亲友去苏州博物馆等当地的著名景点。如今,他可以自信地带着他们去参观自己工作多年的“美丽乡村”。
来源:中国青年报
                                     最新热点
                                   最新热点
                                
                        - 
                    广东江门新闻:【侨乡故事】梁启超家风故事(十则)
- 
                    美食与欢声齐舞 乡情共团圆飞扬江苏一家亲 2025 野餐会
- 
                    广东江门新闻:【贺卡】江门市侨媒中心恭祝海内外华文媒体朋友双节快乐!广东江门新闻:【贺卡】江门市侨媒中心恭祝海内外华文媒体朋友双节快乐!最新热点【贺卡】江门市侨媒中心恭祝海内外华文媒体朋友双节快乐! 江门市联海侨界交流中心 2025年09月30日 11:07 ... 
- 
                    广东江门新闻:美国《国际日报》“今日广东”专版发布江门故事
- 
                    岁月研磨四十春,丹心未改照汗青 ——波恩华侨中文学校40周年华诞暨中秋联欢会岁月研磨四十春,丹心未改照汗青 ——波恩华侨中文学校40周年华诞暨中秋联欢会最新热点2025 年9月27日的午后,莱茵河畔秋高气爽,阳光洒在河面 上波光粼粼。波恩华侨中文学校在全体师生、家长及中德嘉宾的见 证下,隆重庆祝建校40周年,并与中... 
 
     
               
                 
                                         
                                         
                                         
                                         
                                         
                            
                         
                            
                         VIP展示
                                   VIP展示
                                 
                                        
                                        
                                        
                                        
                                        字画
                                 字画
                             南京雞鳴寺同泰书画院2024年第十一期【南京甲骨文研究会书法】作品展
                  南京雞鳴寺同泰书画院2024年第十一期【南京甲骨文研究会书法】作品展
                 辅金玲老师书法新作品(2023-10-19
                  辅金玲老师书法新作品(2023-10-19
                 《初见美国》
                   《初见美国》
                 輔金玲作品
                  輔金玲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