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之声 | 温州侨领胡玲玲:慈善捐款1700万元 从来不是为了自己
本报讯:



胡玲玲,温州市侨界妇女联合会会长,浙江康尔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致公党中央科技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工商联执委,龙湾区慈善总会创会副会长。
“是女儿是妻子是母亲,更是自己。”国际三八妇女节到来,胡玲玲作为温州市侨界妇女会会长分享了自己的故事与经历。
“可以说,我就是每个月工资最高一个。”17岁,胡玲玲就跟随改革浪潮,去往香港打拼。“我第一份工就是去做缝纫工人,我是当时工厂里最拼命的女工,如果这一个小时我能做12件,那下一个小时的做衣服数量一定只高不低,一个月我能赚4000多元港币。”
“现在想想,当时的我还是蛮大胆的”,胡玲玲并没有安于现状。因为一次房屋买卖,让她嗅到中介商机。“上世纪80年代初,香港的房价不高,所以我首付8万元买了一套50平方米的二手房。在买房过程中,中介收取了总价的1%作为中介费。我想,只是做了个中间人,又没有成本费用,卖出一套房,轻轻松松赚了我好几个月的工资。我为什么不行?”
但刚到香港的小姑娘不会讲香港话,也看不懂繁体字。最开始办中介的时候,胡玲玲连合同都看不懂。“我只能拼命学,当时为了省钱,我把每一张报纸的四个角落边边写上不会的繁体字,全部写满。语言不通,我就天天看电视,从电视里听香港人讲话,学他们的发音、语调。”
后来,胡玲玲还干过貂皮生意。最巅峰的时候,她在香港、北京、美国都开了貂皮大衣销售门店,赚得盆满钵满。即便如此,她还是选择回到祖国,回到家乡。“我就是想回归故乡,落叶归根,尽管当时我身边的人都不理解我。”胡玲玲表示,“刚开始出去赚钱为了生活,回到家乡后,我觉得做慈善、回报社会很不错。”这些年,胡玲玲和她的丈夫零零总总捐了1700多万元。
“我记得1997年,在报纸里看到一个小朋友,跟我儿子差不多年纪,当时三岁左右。但小朋友身体不好,需要换肝。他父母亲到处借钱,最后还差5000块钱,没办法看病。我看到觉得很可怜,就把电话打到报社,说我愿意帮他。”这是胡玲玲走上慈善路的开始。
“慈善从来不是为了自己”,胡玲玲对于慈善有独特的定义,“有一次,同在医院的一个安徽小朋友因为先天性肝不好,需要换肝。肝源有了,却没有钱。他父母亲到处借钱,还缺2万7。他们为了省钱,晚上就睡在医院走廊。”偶然的机会,胡玲玲知道了他们的情况,立即就给他们捐了3万元。“第二天,我到医院的时候,孩子从护工那里听说捐款人是位穿高跟鞋的阿姨。他只要听到高跟鞋的声音,就鞠躬道谢。3万元救了一条命,我觉得很值得。”
“慈善也不是为了感谢”,胡玲玲表示,“1999年,温州瑶溪一个18岁左右的姑娘得了白血病,她爷爷通过多方打听,联系到我,问能不能帮帮他。我说可以,差多少钱。6万元,我自己出了一半,剩下我找了三个女企业家,各自捐了1万元。”
千帆历尽,胡玲玲以自己的经验为例,给女性提出建议,“美丽、健康、自信是最重要的,每个女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都是独特的。另外,在工作上遇到任何困难都要想办法克服,没有迈不去的坎”。同时,作为新上任的温州市侨界妇女会会长,胡玲玲表示,“这既是我的荣幸,也是我的责任。接下来将带领温州的姐妹们,共同努力,对社会做出贡献。”


来源:温州市侨联 推荐:邱黎红



温州侨联
最新热点
-
图说黄三德:爱国赤子书写辛亥史诗 江门市联海侨界交流中心
-
黄伟雄:乐为江门与新西兰多领域合作牵线搭桥
-
江门市华侨历史学会赴开平市考察特色侨文化 图为江门市华侨历史学会考察团调研荻海风采堂 (
江门市华侨历史学会赴开平市考察特色侨文化 图为江门市华侨历史学会考察团调研荻海风采堂 (
最新热点4月29日,江门市华侨历史学会调研考察团一行16人赴开平市开展特色侨文化调研。 在开平调研期间,考察团一行先后走访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
-
百国华侨华人资源大模型——“智慧熊猫”第四代AI社交平台正式发布 ——让6000多万侨胞拥有“随身带得走的数字家乡”
百国华侨华人资源大模型——“智慧熊猫”第四代AI社交平台正式发布 ——让6000多万侨胞拥有“随身带得走的数字家乡”
最新热点百国华侨华人资源大模型——“智慧熊猫”第四代AI社交平台正式发布 &...
-
黄菊传薪火,颂歌献先贤——新会各界清明祭拜谭镳先生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