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一座生态宜居之城!
喀什零距离

金秋,喀什市区花红柳绿,处处生机盎然,满目青翠的北湖生态湿地公园内,水草丰美、候鸟翔集;鲜花铺就的东湖公园,香味弥漫、游人如织……一幅美丽生态画卷徐徐展开,绽放傲娇姿容。
喀什市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为目标,大力实施城市绿化行动,重点打造横贯城区的绿色公共空间,努力实现城在林中、水在城中、人在园中。图为喀什市小亚郎湿地公园一角。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韩沁言摄
短短的10年间,在无数城市“园丁”的辛勤耕耘下,一座“开窗见绿、出门进园、 三季有花、 四季常绿”的绿色生态新城呈现在世人面前。喀什市正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穿城而过的吐曼河和克孜河沿岸变了模样。北湖生态湿地公园,春有绿色、夏有鲜花、秋有落叶、冬可赏雪。晨曦初露,人们散步、锻炼,在清新的空气中迎接全新一天;华灯初上,人们漫步闲游、观喷泉夜景,在霓虹灯下享受惬意生活……
“河水是清澈的,绿化越来越美,这里就像一个氧吧,每天我都要来坐一坐、走一走。”喀什市民艾山江·穆萨老人感叹身边的变化。“空气好、环境美,这公园瞅着就觉得人也美了、心也畅了。”
喀什市做细“精致”文章,这样的场景不止一处。小亚郎湿地公园,丰富多样的生物群落,活力盎然,各种设施一应俱全,成为市民陪孩子休闲的好去处;东湖公园,市民茶余饭后在这里健身,亲近自然、享受生活……
“喀什市像这样的小游园、绿地花园还多着呢。上班路上看着养眼,下班走走高兴。”喀什市民阿依夏木姑·克力木说。
近年来,喀什市以市民需求为出发点,在城市建设上费尽“绣花”心思,下足“绣花”功夫。对城区人行道绿化带、公园广场绿化地、河滨绿化长廊、居民小区绿化进行了总体规划设计,采取补植补造、修枝修剪、景观提升、口袋公园打造、园林小区创建等方式,着力推进城市绿化提升。

喀什市九龙泉游园。王立志摄
“现在我们的生活真的是推窗即见景,出门可踏青,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享受。”喀什市民李文静说。
结合本地气候环境,喀什市分年度分季节对喀麦高速、南关桥公园等231个节点、道路、游园进行绿化提升建设。对建成区内道路节点绿地、公园、广场、游园、街头绿地、城市景观绿地等公共绿地,实行市场化运营,采用绿化分级管养。
“喀什市始终把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扩大城乡绿色空间贯穿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喀什市城市管理局党组书记、副局长张辉说。
经过不懈努力,喀什市绿化覆盖面积达到3868.14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2.80%,绿化覆盖率达到39.27%,人均公园绿地达到24.21平方米。随着喀什市的绿地率、绿化覆盖率提高,当地的降雨量较往年偏多,沙尘天气也有减少。

喀什市百合园三期游园。王立志摄
行走在健身休闲步道,乘凉的市民三五成群,散步的人们谈笑风生。“自从健身步道提质升级后,我实现了在家门口晨跑的心愿。”喀什市民王艳一直有晨跑的习惯,由于没有合适场地,以前只能到距离更远的公园跑步。
喀什城区大街小巷,珍珠般散落的“口袋”公园,幽静雅致;错落有致的微地形绿化景观带,刷新城市“颜值”,让人们肆意享受着这座城市的温润与芳华。

最新热点
-
图说黄三德:爱国赤子书写辛亥史诗 江门市联海侨界交流中心
-
黄伟雄:乐为江门与新西兰多领域合作牵线搭桥
-
江门市华侨历史学会赴开平市考察特色侨文化 图为江门市华侨历史学会考察团调研荻海风采堂 (
江门市华侨历史学会赴开平市考察特色侨文化 图为江门市华侨历史学会考察团调研荻海风采堂 (
最新热点4月29日,江门市华侨历史学会调研考察团一行16人赴开平市开展特色侨文化调研。 在开平调研期间,考察团一行先后走访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
-
百国华侨华人资源大模型——“智慧熊猫”第四代AI社交平台正式发布 ——让6000多万侨胞拥有“随身带得走的数字家乡”
百国华侨华人资源大模型——“智慧熊猫”第四代AI社交平台正式发布 ——让6000多万侨胞拥有“随身带得走的数字家乡”
最新热点百国华侨华人资源大模型——“智慧熊猫”第四代AI社交平台正式发布 &...
-
黄菊传薪火,颂歌献先贤——新会各界清明祭拜谭镳先生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