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茵河之美见闻(之一)
莱茵河美之一
2023年11月12日上午,女婿约根开车带我去游览莱茵河。
莱茵河,是西欧第一大河,发源于瑞士境内的阿尔卑斯山北麓,西北流经列支敦士登、奥地利、法国、德国和荷兰,最后在鹿特丹附近注入北海。全长1232千米。流域面积(包括三角洲)超过22,0000平方千米(85,000平方英里)。
莱茵河在欧洲是一条著名的国际河流,沿途的列支敦士登、奥地利、法国和荷兰都留下了它的足迹。自1815年维也纳会议以来,它已成为国际航运水道,通航长约869公里(540哩),远至瑞士—德国边境上的莱茵费尔登(Rheinfelden)。
因此,莱茵河,又说是德国最长的河流。莱茵河流经德国的部分长度为865公里,流域面积占德国总面积的40%,是德国的摇篮。
莱茵河是具有历史意义和文化传统的欧洲大河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工业运输大动脉之一。莱茵河航运十分方便,是世界上航运最繁忙的河流之一。
莱茵河还通过一系列运河与其他大河连接,构成一个四通八达的水运网。莱茵河运费低廉而有助于将原料的价格降低,这是莱茵河成为工业生产区域主轴线的主因。现有1/5的世界化工产品是在莱茵河沿岸生产的。莱茵河过去长期是欧洲政治纠纷的源泉,现在则因污染程度的提高,国际间把注意力集中在生态保护。
我们所居住的德国西南部地区北威州波恩附近科尼司温特市史蒂尔多夫小镇,(国王的冬天)离莱茵河也不远,开车也就半小时左右就到了莱茵河的河边。
乘坐轮渡船,把车子开到轮渡船上,而后缓缓地驶向对岸。
在轮渡船上,我攀上扶梯,登高拍摄,感受莱茵河之美。
有一位年轻的德国女士也在与我一样忙着拍摄。
浩荡的莱茵河河面很宽,水流喘急,风缓浪慢。
在等待轮渡船过河往返的时间,我站在莱茵河边高兴地拍摄。恰好有几位年轻人在河边喂食海鸥,我就跑道他们身边尽情拍摄。海鸥在河面上下飞翔,捕捉食物,我就追随海鸥飞翔的不同姿势抓拍。
轮渡船从对岸开了过来停靠完毕,上船的人和车辆先下后上,我们登上了莱茵河的轮渡船。
站在轮渡船的甲板上,极目远望,莱茵河在阳光照耀下波光粼粼,深秋的风,轻轻地吹拂在河面上,使人感到格外地凉爽。
站在轮渡船上,我从不同角度拍摄了许多莱茵河图片。轮渡靠岸后,我又从岸边不同角度拍摄了许多图片。
二十三.登上城堡
在莱茵河两岸边与轮渡船上,我尽情地拍摄了许多图片。
女婿把车开到了一个停车场,而后,我们乘坐小火车向上,到达不远处的一个城堡上。
在小火车上,我们看到许多人,许多家庭带着孩子徒步登山,前往城堡游览观景。
到达城堡平台上,这是一座分左右的两层大平台,可容纳数千人同时观景。
啊!登上城堡观景台,向东眺望,一轮红日喷薄而出,照耀在莱茵河上,莱茵河看上去是由东向西走向,横贯列支敦士登、奥地利、法国、德国和荷兰,由荷兰入海。
莱茵河在早晨的阳光下闪闪发光,由远至近,变得清晰透彻,再由近至远,伸向天边。
莱茵河水流的近处,似乎分开了又回合在一起,类似于南京江心洲或八卦洲地域形态,我自己思考,这恐怕也是莱茵河水流长期冲刷而形成的自然形态。
再回首看看这莱茵河两岸的美丽乡镇,扶栏眺望,美丽的莱茵河两岸,成片的田野、草原、树林一望无际,天地之间,云雾溪绕,朦胧秀色,互相连接;各种不同格的欧式建筑民宅,各具特色,星罗棋布;波恩的机场、公路、水路、铁路交相辉映,构成当地的主要交通枢纽。
登高远望莱茵河,就像欣赏一幅美丽的图画,近处蓝色、白色、葱绿色,清晰可见;远方天地相接,云雾飘渺,烟雨朦胧,阿娜多姿,就像进入神话般的世界。
我主动询问女婿这座城堡的由来,他告诉我说,这是一段历史故事,说二战时期留下的战争遗产。
他指着东方不远处的一处莱茵河河口对我说,那里是当年二战时期美国军队渡河攻入德国首都柏林的一处河口地点。我说:“哦,我知道了。”
莱茵河,也记录着人类战争与和平的历史。
莱茵河水静静地流淌,她也见证了人类历史长河中的多少战争与悲欢离合,见证了多少和平与发展的幸福繁荣。
最新热点
-
图说黄三德:爱国赤子书写辛亥史诗 江门市联海侨界交流中心
-
黄伟雄:乐为江门与新西兰多领域合作牵线搭桥
-
江门市华侨历史学会赴开平市考察特色侨文化 图为江门市华侨历史学会考察团调研荻海风采堂 (
江门市华侨历史学会赴开平市考察特色侨文化 图为江门市华侨历史学会考察团调研荻海风采堂 (
最新热点4月29日,江门市华侨历史学会调研考察团一行16人赴开平市开展特色侨文化调研。 在开平调研期间,考察团一行先后走访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
-
百国华侨华人资源大模型——“智慧熊猫”第四代AI社交平台正式发布 ——让6000多万侨胞拥有“随身带得走的数字家乡”
百国华侨华人资源大模型——“智慧熊猫”第四代AI社交平台正式发布 ——让6000多万侨胞拥有“随身带得走的数字家乡”
最新热点百国华侨华人资源大模型——“智慧熊猫”第四代AI社交平台正式发布 &...
-
黄菊传薪火,颂歌献先贤——新会各界清明祭拜谭镳先生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