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交流 的凯里下司古镇
本网讯 : 10月13日,由中国侨联指导,中共贵州省委统战部(省侨务办)支持,贵州省侨联主办的“追梦中华·多彩黔行”2024海外华文媒体贵州采访行活动媒体代表一同前往贵州省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下司古镇考察采访。来自印尼、菲律宾、泰国、美国、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瑞典、博茨瓦纳等11个国家和地区的19家海外华文媒体,6家涉侨中央媒体以及3家省级媒体代表参加此次活动。
下司古镇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州府凯里市下司镇,毗邻清水江,拥有600多年的历史。古镇在清代嘉庆13年(1808年)被正式辟为商埠,民国初年发展为闹市,因其商贸繁华而被誉为“小上海”和“清水江上的明珠”。古镇的建筑和文化融合了汉族古戏台、侗族风雨桥、苗族吊脚楼、侗族鼓楼、徽派院落、江南园林和岭南建筑等多种风格,体现了商业推动的多元文化交融。
下司古镇不仅是一个历史文化名镇,也是一个自然风光秀丽的地方。这里有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是中国红蒜之乡,锌硒米之乡,世界名犬下司犬之乡,以及世界优秀、亚洲最好的皮划艇激流回旋基地。古镇内的历史人文古迹丰富,包括禹王宫、观音阁等古寺古殿宇遗址,以及古居民和古巷道。
在采访过程中,我们特别关注了下司犬——这种与德国牧羊犬齐名的中华猎犬。下司犬以其忠诚、机智、狩猎能力强而着称,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这种珍贵的犬种正面临绝种的危险,目前纯种的下司犬仅有270只左右。
为了保护这一濒危品种,当地政府和相关机构正在采取措施,通过建立饲养基地、选育保种和扩大繁殖等方法对下司犬进行保护性开发。我们有幸见到了几只活泼健康的下司犬,它们的存在不仅是对历史的传承,也是对乡村振兴战略的一种贡献。
下司古镇的建筑文化也非常独特,历史上是苗族、仫佬族、畲族和汉族等多元文化交融之地,形成了集苗族建筑和徽派建筑等于一体的建筑风格。古镇的建筑群被列为“州级文物保护单位”,并且经过升级打造,复建和新建了许多景观,如大门牌坊、张先培纪念馆、阳明书院、风雨桥等,使其成为了一个古色古香的旅游景区。
通过一天的采访,海外华文媒体采访团深刻感受到下司古镇 是一个集历史文化、自然风光、民族风情和美食于一体的旅游胜地。这座历史悠久的古镇,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最新热点
-
图说黄三德:爱国赤子书写辛亥史诗 江门市联海侨界交流中心
-
黄伟雄:乐为江门与新西兰多领域合作牵线搭桥
-
江门市华侨历史学会赴开平市考察特色侨文化 图为江门市华侨历史学会考察团调研荻海风采堂 (
江门市华侨历史学会赴开平市考察特色侨文化 图为江门市华侨历史学会考察团调研荻海风采堂 (
最新热点4月29日,江门市华侨历史学会调研考察团一行16人赴开平市开展特色侨文化调研。 在开平调研期间,考察团一行先后走访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
-
百国华侨华人资源大模型——“智慧熊猫”第四代AI社交平台正式发布 ——让6000多万侨胞拥有“随身带得走的数字家乡”
百国华侨华人资源大模型——“智慧熊猫”第四代AI社交平台正式发布 ——让6000多万侨胞拥有“随身带得走的数字家乡”
最新热点百国华侨华人资源大模型——“智慧熊猫”第四代AI社交平台正式发布 &...
-
黄菊传薪火,颂歌献先贤——新会各界清明祭拜谭镳先生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