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沙县小吃第一村”,了解三明沙县区夏茂镇俞邦村推动乡村旅游发展 带动村民发家致富新面貌
《欧华之声》网福建沙县讯:2月19日,参加2022海丝华文媒体发展论坛及海外华媒福建行活动的来自世界各地的四十多位海外媒体记者走进三明沙县区夏茂镇俞邦村参访,了解三明沙县区夏茂镇俞邦村推动乡村旅游发展 带动村民发家致富新面貌整洁秀美的村容村貌和自然景色及美味的各种当地小吃让参访的海外华媒人大饱眼福和口福并纷纷点赞。
村口的“沙县小吃第一村”几个大字熠熠生辉

据夏茂镇负责人介绍,俞邦村是革命老区村,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辖4个自然村,共309户1112人。上世纪90年代初,俞邦村村民率先走出山门,进军全国各大城市经营沙县小吃。目前,全村有670人在全国20多个省经营小吃,被誉为“沙县小吃第一村”。

2021年3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俞邦村,在小吃摊边、特产店里、村民家门前,同乡亲们亲切交谈,详细了解沙县小吃发展现状和前景。习近平指出,沙县人走南闯北,把沙县小吃打造成了富民特色产业。乡村要振兴,因地制宜选择富民产业是关键。要抓住机遇、开阔眼界,适应市场需求,继续探索创新,在创造美好生活新征程上再领风骚。

近一年来,俞邦村牢记总书记嘱托,深化文旅融合,探索产业创新,依托传统小吃,不断延伸产业链,做优“寻根追味”特色乡村游,打造富民产业,助力乡村振兴,走出一条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该村主要特点:一是名气响。被誉为“沙县小吃第一村”。改革开放初期俞邦村人率先走出山门,凭借“一元进店、两元吃饱、五元吃好”,迅速打入全国市场。2021年3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莅临俞邦村视察调研,实地了解沙县小吃发展现状和前景,并对乡村振兴和小吃产业发展作出重要指示。

二是人气旺。2021年俞邦村入选三明市首批20个网红打卡推荐地,获评国家3A级景区,全国各地游客慕名而来,累计接待游客超20万人次。

三是业态优。坚持“原生态、低成本、有特色”原则,实施42项提升改造项目,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开发民宿、研学馆、儿童微乐园等新业态,发展文旅康养产业,打造“小吃+文旅”特色乡村游。

四是生态美。践行“两山理念”,坚持保护优先,形成了以古樟树群、龙峰溪、田园风光为代表的自然景观,形成“山水林田湖”和谐统一。

2021年5月,俞邦村发行全国首张林业碳票。一年来,共实施俞邦村道路提升、旅游停车场、游客接待中心、夜景提升等项目42个,正在实施瓦窑精品民宿、生态旅游漫道、沙县小吃记忆馆等项目,3月中旬可基本建成。同时正在推进俞邦片区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通过实施跨村联建,探索促进村集体、村民增收机制和乡村有效治理模式,打造全市乡村振兴试点示范。


据悉,今后,俞邦村将继续牢记总书记嘱托,感恩奋进,围绕耕读研学、生态休闲、小吃体验等多个领域全面发力,推动小吃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带动村民发家致富,让俞邦村的未来更美好。

郑重声明:本则消息未经严格核实,也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最新热点
-
图说黄三德:爱国赤子书写辛亥史诗 江门市联海侨界交流中心
-
黄伟雄:乐为江门与新西兰多领域合作牵线搭桥
-
江门市华侨历史学会赴开平市考察特色侨文化 图为江门市华侨历史学会考察团调研荻海风采堂 (
江门市华侨历史学会赴开平市考察特色侨文化 图为江门市华侨历史学会考察团调研荻海风采堂 (
最新热点4月29日,江门市华侨历史学会调研考察团一行16人赴开平市开展特色侨文化调研。 在开平调研期间,考察团一行先后走访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
-
百国华侨华人资源大模型——“智慧熊猫”第四代AI社交平台正式发布 ——让6000多万侨胞拥有“随身带得走的数字家乡”
百国华侨华人资源大模型——“智慧熊猫”第四代AI社交平台正式发布 ——让6000多万侨胞拥有“随身带得走的数字家乡”
最新热点百国华侨华人资源大模型——“智慧熊猫”第四代AI社交平台正式发布 &...
-
黄菊传薪火,颂歌献先贤——新会各界清明祭拜谭镳先生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