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华媒喜相汇 人杰地灵故事美——2022海丝华文媒体福建行活动侧记
四海华媒喜相汇 人杰地灵故事美——2022海丝华文媒体福建行活动侧记
《欧华之声》记者中国福建报道:2022海丝华文媒体发展论坛暨华媒福建行成功举办。
大东湖畔起新城,化茧成蝶绘新篇,2月22日上午,2022海丝华文媒体福建行最后一天,来到了福州长乐滨海新城。

头顶蓝天,面朝大海,沿着滨海路行驶,媒体代表团来到了此行的一站:滨海新城建设规划馆。

记者们通过讲解,了解到滨海新城开发建设的背景与成绩。
据讲解员介绍,2017年2月,滨海新城建设计划破土而出,时光荏苒弹指一挥间已经过去4年。这4年间,滨海新城已汇聚工业企业400余家,年产值超过2500亿元,中国东南大数据产业园已入驻企业近742家,注册总资本超582.2亿元。
在展厅左侧有着一块巨大的沙盘和屏幕,华文媒体记者们通过视频,了解滨海新城的未来规划,对于新城生态为本、民生优先、创新引领、开放门户的开发建设理念非常认同。

“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这是很多人儿时语文课本的一段记忆,这句话正是出自长乐籍现代著名作家冰心。

第二站我们来到了商务印书馆福州分馆,在这里了解书籍的诞生。据印书馆的负责人介绍,1906年,商务印书馆福州分馆曾在三坊七巷设立。以严复、林纾、高梦旦、郑振铎等为代表的福州历史文化名人,是商务印书馆发展历程中的重要力量。他们通过在商务印书馆从事译介著述和编辑出版工作,为中国现代文化的兴起注入思想动力。

步入印书馆,顶天立地的书架,拱形落地窗,如《雪庐》中的雪景一般白净的墙壁,在柔和的灯光下,让人很容易想抱起一本书坐下,慢慢细读。


沿着阶梯走上二楼,便是福州名人与商务印书馆史的迹展。展馆里群贤集聚、文化荟萃,展区内详细介绍了在商务印书馆发展历史中具有重要影响的高梦旦、李宣龚、黄葆戉、郑振铎等福州籍文化名人,并介绍了曾在商务印书馆出版过相关著作的严复、林纾、林觉民、王寿昌、冰心等人的事迹,陈列着他们的书信和著作。


在这里不仅展出了名人的书信和著作,还保留了创馆至今的大量版面和印章,甚至还有一个世纪前活字印刷机。看到这里,在场诸多老记者都热泪盈眶。也许是因为这些这熟悉而陌生的老物件,他们想起了过去的匆匆岁月与似水年华。即使过去了三十多年,这份记忆也无法被岁月的波澜冲淡。


三楼则是文津阁《四库全书》展。《四库全书》于清代乾隆时期编修,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官修丛书,文、史、哲、理、工、农、医,几乎所有学科都能够从中找到源头和血脉。在这百科全书的海洋里,可以尽情领略“千古巨制、文化渊薮”的无穷魅力。
山海相汇,人杰地灵,这座大东湖畔的滨海新城期待您的到来。


头顶蓝天,面朝大海,沿着滨海路行驶,华文媒体代表团来到了此行的一站:滨海新城建设规划馆。


最新热点
-
图说黄三德:爱国赤子书写辛亥史诗 江门市联海侨界交流中心
-
黄伟雄:乐为江门与新西兰多领域合作牵线搭桥
-
江门市华侨历史学会赴开平市考察特色侨文化 图为江门市华侨历史学会考察团调研荻海风采堂 (
江门市华侨历史学会赴开平市考察特色侨文化 图为江门市华侨历史学会考察团调研荻海风采堂 (
最新热点4月29日,江门市华侨历史学会调研考察团一行16人赴开平市开展特色侨文化调研。 在开平调研期间,考察团一行先后走访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
-
百国华侨华人资源大模型——“智慧熊猫”第四代AI社交平台正式发布 ——让6000多万侨胞拥有“随身带得走的数字家乡”
百国华侨华人资源大模型——“智慧熊猫”第四代AI社交平台正式发布 ——让6000多万侨胞拥有“随身带得走的数字家乡”
最新热点百国华侨华人资源大模型——“智慧熊猫”第四代AI社交平台正式发布 &...
-
黄菊传薪火,颂歌献先贤——新会各界清明祭拜谭镳先生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