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访谈|贾菊兰:育新才,让古老的蒲剧艺术出新彩
蒲剧又名“蒲州梆子”,是我国梆子声腔中古老的剧种之一,它因兴起于山西南部的蒲州(今永济一带)而得名,是山西四大梆子中最古老的剧种。如何让古老的蒲剧艺术焕发新活力?2022首届蒲剧艺术周期间,山西省蒲剧艺术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主持工作)、蒲剧演员贾菊兰做客新华访谈时表示,会继续守正创新,在创新中影响和培养年轻演员、观众,让古老的蒲剧艺术出新彩。
精彩观点
贾菊兰:山西省蒲剧艺术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主持工作)
我是蒲剧戏曲演员贾菊兰。受家庭环境的影响,从小我便对戏曲情有独钟。
记得小时候,家里的窗台便是我的舞台,我把窗帘当幕布,枕巾当水袖。尤其是过年的时候,我会在对联上撕一个角,蘸点水,往脸上一抹,当做“胭脂”,开始唱、跳,无拘无束,特别开心。
我从十二岁开始正式学习蒲剧表演,至今已有三十多年的工龄。我觉得艺术是有生命的,也是无止境的,我希望为蒲剧艺术发展挖掘培养更多的后继人才。只有源源不断的人才涌现出来,蒲剧艺术的未来才会更加光明,这也是我艺术生命的延续。

蒲剧的传统剧目大小近一千多个,有反映宫廷生活的历史故事,有民间生活戏和神话戏,还有反映现实生活的现代戏等。
蒲剧擅长用特技和富有激情的大动作表演刻画人物,表演方式有唱、念、做、打等,这也是蒲剧表演的两大特点。
在特技方面,须生用髯口功、稍子功、帽翅功、鞭子功等表现人物的情绪和性格;小旦常用手帕、扇子、跷子功来表现人物的情绪;小生多用稍子功、翎子功、帽翅功等刻画人物。另外,青衣、二花脸、丑角也都有各自的绝活。

多年的蒲剧学习经历,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担任山西省蒲剧艺术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主持工作)后,蒲剧对我来说,更多了一份责任和担当。2020年12月,山西省蒲剧艺术院挂牌,我们一直在传承的基础上求创新,在创新中影响和培养年轻观众。
作为一名蒲剧演员,我经常和年轻的戏迷观众交流,感受他们的审美,了解他们对蒲剧艺术的诉求,为蒲剧剧目创作提供参考和依据,例如在剧本创作上加快剧情节奏、音乐中融入国风等时尚的元素。此外,我们不断推出90后、00后的青年演员,力求给大家耳目一新的艺术感受。
为了拓展蒲剧的受众和影响,我们还开设了网络戏曲栏目《空中蒲苑》,受到全国各地蒲剧戏迷的喜爱。之前线下每场演出的观众最多一千多人,现在线上直播每场演出的观众高达二三十万。
2022首届蒲剧艺术周的举办,进一步推动了蒲剧的繁荣发展,标志着蒲剧事业的改革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纪元。今后,山西省蒲剧艺术院会继续守正创新,为古老的蒲剧艺术发展和繁荣蹚出一条全新之路。
新闻来源:新华网
最新热点
-
图说黄三德:爱国赤子书写辛亥史诗 江门市联海侨界交流中心
-
黄伟雄:乐为江门与新西兰多领域合作牵线搭桥
-
江门市华侨历史学会赴开平市考察特色侨文化 图为江门市华侨历史学会考察团调研荻海风采堂 (
江门市华侨历史学会赴开平市考察特色侨文化 图为江门市华侨历史学会考察团调研荻海风采堂 (
最新热点4月29日,江门市华侨历史学会调研考察团一行16人赴开平市开展特色侨文化调研。 在开平调研期间,考察团一行先后走访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
-
百国华侨华人资源大模型——“智慧熊猫”第四代AI社交平台正式发布 ——让6000多万侨胞拥有“随身带得走的数字家乡”
百国华侨华人资源大模型——“智慧熊猫”第四代AI社交平台正式发布 ——让6000多万侨胞拥有“随身带得走的数字家乡”
最新热点百国华侨华人资源大模型——“智慧熊猫”第四代AI社交平台正式发布 &...
-
黄菊传薪火,颂歌献先贤——新会各界清明祭拜谭镳先生墓
